“体育老师能当班主任吗”,此种质疑折射教育偏见

2019/11/29   点击次数:717

体育老师能当班主任吗?最近,这个问题上了热搜。其实,哪个老师当班主任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恰在于为什么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会成为问题。语数外老师当班主任被认为天经地义,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就被打上个问号,这反映出轻视副科的偏见。

无须讳言,在当下的中小学教学中,主科和副科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语文、数学和外语相对其他课程来说,在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中更具基础性位置,起着“打底”的作用。因此,语数外在中小学阶段占较大比重,是符合教育和成长成才规律的。但如果因此就认为,主科应独霸天下,副科应给主科让路,就有点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从推动人的全面成长的角度来看,语数外和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副科,地位是平等的。好比我们吃一餐饭,可能会吃三两米饭,食盐却只需要几克,维生素就更少,但它们之间无法互相取代,对于健康生活而言,这些要素一个都不能少。教育的道理也是一样。

质疑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还折射出对班主任的认识存在偏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也就是说,班主任更多承担了德育和班级建设的工作。老师自身的专业对其做好班主任工作当然也会有一定影响,但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有资格当班主任,主要还是看他的道德品行和管理能力。其实,每当我们回忆起自己少年时的班主任,心头涌起的那份感动,大都来自于他们嘘寒问暖、言传身教,以及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如从当下教育现状来看,体育老师或其他副科老师当班主任,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级建设,有助于“捍卫”学生的户外活动、艺术教育等方面的课时不被侵占,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主科老师担任班主任,或者轻视副科,说到底都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因此,要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成为问题,必须从纠正教育理念的偏差入手,这并不是靠教育行政部门一纸文件或教育专家站出来为体育老师撑腰就可以实现的。从根本上说,有待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全面落实。不过,任何问题都应该标本兼治,从眼下做起。目前很多地区已经有体育、美术、音乐、心理老师当班主任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此,不妨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用事实说话,改变一些家长的思维定式和副科偏见,把“哪科老师该当班主任”的焦虑转化为“怎么当好班主任”的务实探究,共同为下一代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