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时间不够用?1 个小技巧成为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2020/08/04   点击次数:85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大学生时常会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什么呢?要找原因当然可以有很多。

1. 事情太多了。

2. 一开始就没有做计划,等快到ddl(截止日期)才发现时间不够用;

3. 做好了计划,奈何行动力不够,一直都没有动手;

4. 做好了计划,也去执行了,但实际花费时间总是超出计划使用时间;

5. 做好了计划,但又有其他紧急事件发生,必须要处理,不得不中断;

6. ……

无论哪一种情况,最后殊途同归——时间不够用。

看起来,无论如何,时间总是不够用的,总是没有做到想做的事情,难道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未必,做好时间管理,把握事情的优先级,还是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时间管理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四象限法则,四个象限可以把事情分成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做好时间管理,首先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要更多地把时间分配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很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而如果一个人长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上,就会处于一种压力较大的环境中,很容易焦虑,比如每天都在赶ddl(截止日期)。

有人在考试前10天开始复习,相当于在做一件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有人等到考试前1天才开始复习,很可能是要通宵了,就是在做一件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要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还要对 "优先级"有概念,对需要做的事情,优先级高的先做,优先级低的后做。

一件事,如果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其实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这件事情的"优先级"不够高,如果让这件事情有最高的优先级,每天有空就先做这件事,那肯定能做成这件事。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完所有想做的事情,要有选择地做优先级高的事情。

因此,需要想清楚对于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相对应的哪些事情有最高的优先级;什么是次重要的,相对应的哪些事情有较高的优先级……如同计算机一样,调度各个任务时,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当然,事情的优先级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到考试周,复习这件事情的优先级多少会上升,而考完试后,复习的优先级又会降为最低,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重新思考一下各种事情的优先级并及时地做出调整。

另外,人不是机器,不是有了一张计划表就会按部就班地执行的,所以不要把一天的时间安排满,还是要留出一些"缓冲"时间,以备不时之需。

今天你做完那些最想做的事情了吗?如果没有,何不试试调整一下事情的优先级呢?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