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才市场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找工作的大学生觉得就业难,而招聘的企业觉得招人难。但是培养大学生的学校给出的数据却惊讶所有人,因为高校的就业率都是在90%以上。那么这样的数据,到底是怎么统计的呢?
首先我们听听大学生的说法,一位同学说:“我是一普通本科的毕业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出去实习了。在实习前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就业协议,要求我们找到实习单位后,就盖章然后寄回到学校里。我一直也没找到好的工作,后来老师说他帮我盖好了。”
而对于公司来说,也是有苦难言。很多公司的HR表示,招人一直都是难事。如果降低标准招了应届生,那这些应届生通常都会要求我们帮他盖章。其实盖章到是无所谓的,但是很多人是盖了章的第二天,招呼都不打的就走了。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招聘应届生也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不过由此可见,就业率应该都是根据就业协议的签订得出来的数据。换言之,只要你搞定了就业协议,就代表你是就业了。至于说实在搞不定的,最终也会有老师帮你搞定。
所以虽说数据很真实,但是有些时候数据也是会蒙蔽我们的双眼的。当然,就业率高和学生就业难并非是矛盾的对立面。因为大学生想找工作的话,肯定是百分百能找到工作。只不过大学生们想找的是好工作,而学校显然不会管你找啥工作,反正我的就业率能过去就行了。
当然,对于一些名校来说,就业率确实还是相当高的。像一些知名的211院校,往往学生没毕业的时候,就被各大公司给签订了。因此就读的学校和个人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